小记者在行动

当前位置:首页>>旧栏目>>学生园地>>小记者在行动

不忘初心,家校共建 ——保定一中举行两届“1+3”创新实验班家长开放日活动

发布时间:2017-11-08   浏览次数:0

2017年11月6日下午,保定一中举行两届“1+3”创新实验班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大会——“保定一中名家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在科学报告厅举行,市政协专职常委、市教育局机关党委书记张国忠,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孙英杰、副处长张琳等领导,保定一中班子、相关处室负责人、“1+3”创新实验班全体教师及500多名家长参加大会。


    首先,班子集体朗诵致辞,表达了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力创新教育,为学生腾飞助力的决心与信心。


之后邀请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北京四中刘长铭主持“保定一中名家大讲堂”系列活动——家庭教育报告会,给家长们几点建议“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自我”。

刘长铭从事教育工作已三十余年,他是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四中原校长,自2014年保定一中建立了刘长铭工作室后,2015年被聘为保定一中家长学校顾问。

此次在一中,他首先明确了教育始于家庭、家庭教育关乎孩子一生的观点。对家长们普遍认同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名校才能有前途”等认识,他列举美国Leonard Susskind 15岁时还没接受过正统教育,但后来成为弦理论创始人之一等故事告诉家长,年轻时孩子们获得的任何一种体验都有极大的价值。“1+3”创新实验班的孩子处在这个年龄段,要利用好时间,发现孩子们真正优长、擅长的领域。


    他运用史实以及亲身经历,指出了现在的家长忽略了他们在孩子身边担负的角色,他们应该在人格和精神上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楷模。要理性分析“哪里(哪一天)是孩子们的起跑线”, 述说了北京四中高二学生王诗毓制作纪录片的故事,分析了教学的效益与效率的关系。明确一个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目标,找到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价值,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德、有责任、有生活能力的人。

    最后,刘长铭给家长们提出了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出了几条建议,使家长们明白了让自己孩子跑起来的那一天,就是孩子真正找到自我的那一天,是孩子的兴趣真正被激发出来的那一天,是孩子知道了最适合做什么的那一天,是孩子了解到了自己的优势的那一天,是孩子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的那一天,是孩子对未来有了梦想的那一天,是孩子懂得了责任的那一天……

王立锁副校长总结发言,祝愿各位家长朋友在人格和精神上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楷模,要理性分析并明确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目标,表示学校将全力把孩子们培养成具有人文情怀、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优秀人才,让他们用沉着与冷静、智慧和勇气、坚韧与坚持、卓越与超越去铸就一个又一个的精彩。

家长开放日活动第二部分是由各班主任在本班组织的班级活动, 一是介绍“1+3”创新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二是介绍各科教师及科任老师讲话,三是介绍本班的育人理念、治班原则、班训、班级文化,四是给家长一些建议,五是学生代表发言,六是家长和老师交流。










家长们纷纷表示,开放日让他们感觉到跟以往的不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受到了教育;感受到了学校对孩子们教育的重视,对孩子们各方面的关心、爱护,老师对孩子的努力付出;感受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欠缺,真是应该多向老师们学习,今后会积极配合学校的管理,讲究策略和方法耐心教育自己孩子,争取让孩子健康成长;通过班里分析成绩的雷达图,能非常直观地看出孩子的弱科,可以有针对性地与孩子交流,也会多鼓励孩子多元发展,不仅成绩要优秀,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要突出;通过家校共建活动,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发展信心满满。

保定一中一直重视家校共建,开设系列公益家庭教育大讲堂,由在国内教学一线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家长们就一些重点、焦点问题进行探讨,给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提供帮助。保定一中为家长、学生提供了一起成长的平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孩子终身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