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推发展,眼界成就未来 ——记西北工业大学科技讲座走进保定一中
发布时间:2018-12-27 浏览次数:0次







接着,董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以“互联网+工业4.0”为主题的演讲。一开场,董老师就幽默地与大家互动:“看见你们,我仿佛回到1987我考入大学那年。” 董老师说到:“互联网就像婴儿出生时的啼哭,那是基于人的根本需求——沟通。”曾经的信息交流都耗费了大量时间,但在互联网时代只需要几秒。在这个“Internet+”的背景下,董老师展望了未来流动信息通过5G实现,将更能顺应开放自主化和体验化的环境大趋势。还列举了未来5G的运用手段,例如“地下的管道”、“在网络上试穿衣服不用出门”、“无人驾驶会是常态”等。“Internet+”在方便个人生活外,也将担负起改变社会经济形态的责任。“腾讯收集了那80%原来不受重视的‘The Long Wall’部分。”做到价值沉聚,而改变单纯依靠利用经营价值,而不充分发展的情况。信息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董老师向我们分析了马云的蚂蚁金服是如何做到300多人管理600多亿的流动资金,证明了“Internet+Bank”从互联网到实业的重要过渡。
除此之外,董老师还介绍了“物联网”“云计算技术”“AI”的未来发展前景。激励同学们在面对未来岗位的消失和变动时,能更有创新精神,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讲座结束后,董老师接受记者团采时谈到,在互联网时代下,中学生应如何妥善利用好Internet的优势促进自身发展:中学生在打好数理化基础的同时,凭借互联网的强大支撑,更宽泛、更深入的阅读一些时政要闻,以此来树立中国青年正确的人文观、价值观。在针对高中生该怎样贴近大数据应用、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科技技术发展时,董老师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要以开放的思维和更加成熟的心态迎接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确立好自己的目标,争取为科技发展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为响应国家政策,一中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健康的互联网平台,展示同学们的风采。共享信息成果,迎接辉煌未来!
保定一中记者团崔夏昕、戴思懿、赵天铭、王一伊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