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新闻

且行且创,载新载修 ——记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马林教授科学报告会走进保定一中

发布时间:2019-04-19   浏览次数:0




   

 2019417日下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机械系和航空系终身教授——马林莅临保定一中,受到校长李保雪等一中领导热烈欢迎,双方就今后交流合作事宜进行了商谈。

马林教授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09年获得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授予的“杰出青年奖”。作为杰出的科技工作者,马教授的研究方向集中在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控制以解决工业时代下的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方面。马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在节约能源、环境监测等课题的研究上投入了很多精力,在非接触、智能污染监测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

 




   

 作为成功的学者,马教授曾多次在南京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高校举办讲座。来到保定一中,面对2017级、2018“1+3”创新实验班同学,他作了题为“我的科研以及科研对我的启示”的报告。

 马老师用流利的英语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学习经验。针对学生和家长们都关心的“怎样才能获得成功?”的问题,他认为,没有绝对的成功学,只有关于成功的科学。

 






   

 他指出,人的技能分为硬性技能和软性技能。就像打网球与画画,网球打的好坏是可量化的,而画画的优秀与否是不可量化的;就像“黄金有价玉无价”。中国高考与美式大学申请的区别:中国高考要求100%的硬性技能,而申请美国大学高校,只要求80%的硬性技能,剩下的20%注重学生软性技能。在成功的大学生活中,实践能力等软性技能占到了总体的40%多。因此,面对未来,我们要做的是正确评估自己的软硬型技能,以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他提到成功需要完成两次20%的进步。第一次为达到所有人中硬性技能的前20%,第二次要达到这一小部分人中软性技能的前20%。想要完成这两次进步,我们首先要做到正确评估自己,认清自己的缺陷。其次,在一次次的试错过程中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第三,寻找并善用导师和家长提供的帮助,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将大目标分成的多个小目标,然后一步一步达成。最后,我们要遵循“一万小时”定则,在不断的练习与坚持中实现由热爱到擅长的蜕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两次20%的进步,在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优势。

 马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启示是“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远比具体知识重要。”中学生应重新认识自己的天赋,树立“长性思维”即“不管有无天赋,其实都是试错、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有助于我们践行成功的科学。他以“超大孩子、大孩子、中孩子、小孩子”举例,将自己喻为超大孩子,重点说明要勇于试错,敢于学习;将自己的学生以及孩子分别喻为“大孩子、中孩子、小孩子”用以说明实现成功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不乐意犯错,所以要转变心态,突破自己,敢于试错,乐于求知。

 






       在场的同学们也积极向马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588班高靖涵同学向马老师询问:“如何提高思维方式?”“重复、长时间的培养思维方式,离不开向老师同学等人的请教。知道并不代表一定能做到,日积月累才能让思维方式得以提高”马教授说。马老师表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对学习的积极性才是高效学习的关键。

 




   

  最后,马老师将“生活没有目的, 生活本身就是目的”这句话送一中同学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未来学习的道路上发掘成功的“科学”,获得真正的成功。

 新课程教育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保定一中新教学理念注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教学过程不仅是同学们获取知识和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还在于同学们个性的充分展示,创设一个有助于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把同学们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使学习过程转化为同学成长和生活体验的过程,是一中的教育者正在努力实现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一代一中教育者永远在奔跑。

 

 

保定一中记者团赵天铭、王贺鸣、耿澍唯、王一伊、戴思懿、樊绍博、赵梓洲、邸苏蕊、郝晓浩综合摄影报道